“手机内存不敷了,整理前把工作随拍晒一晒,以示怀念。”——泰子
两年前以为一个手机内存有16G就是超大的,妥妥够用,结果,哎......
本日整理手机,把从前工作时顺手拍的照片捋一捋,权当作怀念吧,固然我不是一个喜好照相的人。
翻了翻要整理的照片,《莲花龙旦壶》的制作工序拍得还全一些,就发这个。由于制作时心思全在做陶上,以是照片质量很渣,慎点开。
1
挖陶土
建水碗窑村边的五彩山,分布着五彩土:红土、黄土、白土、青土、紫土。
美图秀秀这个手机功能还挺好玩的。
2
制陶泥
制陶泥好复杂的,下面是制好的红陶泥(建水紫陶分为红陶泥、白陶泥、装饰彩泥)。
拉坯前肯定要手工练泥,认识泥性后才华开始制作。假如泥性没有把握住,后患无穷。
3
制坯成型
建水紫陶的传统成型工艺是——快轮拉坯。如下图:高速旋转的拉坯机上,一双巧手像变把戏一样平常把陶泥拉成各种各样必要的外形。
昨天有陶友问
“壶内是不是有一圈圈的纹路的就是纯手工制作的,这也是建水紫陶的特点吗?”
我balabala复兴了一大堆,也不晓得讲清楚没有。由于复兴不能贴图,以是无图无原形。如今看图语言,会方便很多。
下面是当时的互动截图:
4
修坯
修坯只拍了个小视频,但不是莲花龙旦壶的修坯,以是就不发了。
5
装饰
这是大步调啊,“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的“装”就是这个“装饰”。
比如人的穿衣打扮,穿对了,能提拔气质,让人赏心悦目。但假如没穿对或是没搭配好,完蛋了,错过心仪的男神/女神倒是其次,“泯然众人矣”就呵呵哒。
我做第一把莲花龙旦壶前,着实腹稿已经打了近泰半个月,脑海中不时飘过各种各样的创意、思绪,直到脑中装不下了,肯定要把她做出来,这才动手。假如用个词来概括这种境况,“呼之欲出”我以为最得当。
下面是创作的过程,很快,却又很慢;很焦急,却又很淡定。真的是一种复杂的感情。
第一天早上,确定了壶把是莲的茎秆,沿着壶底往上,就是一片莲叶,把莲叶的最佳位置大抵勾勒出来。
▼
中午用饭前,做了个三弯嘴临时粘上,边用饭边看,总以为太繁冗不好看。
▼
吃完饭,我把壶嘴换成直嘴,果然顺眼很多。
▼
下战书开始修莲花莲叶的表面,修修补补的,报废了三个坯。
不知不觉天就黑了,我在夜深人静的时间做陶特别有灵感,连着做了2个能用的坯。
▼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了,内心挂着事变总是特别有精力。把昨天夜里做梦都在想的纹路,一点点的表现出来,莲花龙旦壶的整个的感觉开始饱满丰富起来。
▼
壶嘴和壶把的处理惩罚用了一个下战书。细节都表现了出来,但却不拖沓啰嗦,我以为大抵样子差不多了。
▼
晚上突发奇想,在另一个坯上,把壶盖装饰成莲子。结果做出来后发现不大悦目,但心想大概烧出来会有不错的结果,试试吧。
▼
6
晾坯
晾坯时一有啥好想法,我就立即调解、优化,逼迫症的人伤不起啊。幸好没有把坯修出题目。
7
烧制
终于晾好坯进窑烧制了,心情竟然有点儿小冲动。哎,我都做这么多年的建水紫陶了,按理说该是波涛不惊了,但是每次做创意陶器时,都像个刚入行的小朋侪一样,冲动。
从一入窑,我就守在窑边,看着温度、气压,观察着氛围,等着时间分分秒秒的过,着实不由得提前开窑门瞄了一眼,固然知道这种“作死”的风险极大,大概一整窑都报废掉,但真的不由得想看。
看前对天发誓“只作这一次,下次再作天打雷劈”,盼望老天爷念在我发誓这么恳切的份上,让这窑顺遂出窑。
8
打磨
天可怜见,小宝贝儿毫发无损的出窑了!
立马开始打磨。打磨时旁边的学徒不由得好奇“泰子,你是不是彩票中大奖了?乐呵得眼睛都眯成条缝儿了,你看得见打磨吗?”
“去去去,修坯去。一会儿我磨出个宝贝儿你可别流口水。“
温馨提示:请捂住警惕脏,预备看宝贝儿~
打磨好后,损我的谁人学徒,他的口水流得哟,要拿2个盆才够装。
--泰子陶艺--
让手中的建水紫陶
唱出清新的自然颂歌
全部图文均为原创
转载请背景接洽
不许盗图盗文天知地知各人知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