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塞车,环球缺货!这是东莞制造环球影响力的鲜活写照。然而,陪伴着国际高端制造业回流、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东莞制造面对着亘古未有的压力,突围迫不及待。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也是东莞制造业突围的必由之路。本年2月,东莞在国内率先提出全生态链概念,体系服务全体制造业企业,推动企业的智能制造升级,以此重塑东莞制造。
在这个生态闭环中,全体制造业企业为主体,体系办理方案供应商为核心,技能、金融、人才、公共服务、引导政策为支持。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环环相连、共生共荣的发展体系。
小试牛刀
财产链和资金链的对接实行
通过与融资租赁公司相助,新业务大大盘活企业装备的代价,办理了困扰多数莞企“老大难”的融资题目——没有地皮厂房作为抵押物
“近来生产很赶,公司还在不绝招人,忙着为苹果生产充电器骨架,这都多亏了那笔500万元的贷款。”在位于虎门的东莞市诚信塑胶电子有限公司里,财务司理王群燕谈起公司两个月前的一笔融资显得有些冲动——这是该公司在本地的第一笔贷款。
诚信塑胶是一家在东莞策划了20年之久的港资企业,重要为外洋客户生产汽车、电子产物的塑胶零部件,年营收上亿元。本年初,该公司毗连大单,工厂产能和活动资金却告急。“公司从前没在本地贷过款,由于没有地皮厂房做抵押,这次一开始找了好几家银行也没能谈成。”王群燕说。
正在这时,从虎门镇当局部分得知企业融资需求后,中原银行东莞分行和东联融资租赁公司找上了门。颠末一番接洽商谈和资信评估后,该公司依附工厂里的近40台注塑机和一些配套呆板,乐成地拿到一笔500万元的贷款。
诚信公司先是以售后回租的方式,将这批装备“卖给”东联,东联得到装备全部权,但装备仍旧归诚信公司利用;同时,东联作为第三方包管人,加上“装备的全部权”作为抵押,使得中原银行根据装备代价给诚信塑胶放款。终极,诚信公司得以增补活动资金,扩大生产后向银行还本付息。
“一样平常来说银行很少针对装备放贷,大概只能贷到装备代价的三成左右,但在如今这种模式下,我们最多可以或许放到装备代价的八成,风险也更可控。”中原银行东莞分行副行长梁雄先容,通过与融资租赁的相助,新业务大大盘活企业装备的代价,办理了困扰多数莞企“老大难”的融资题目——没有地皮厂房作为抵押物。
“装备是企业的核心资产,有了它才华实现倍增。”本土老牌融资租赁公司、东联融资租赁总司理倪凌先容,这种模式更实用于急需扩大产能、上马新装备的企业。这个过程中,银行出钱,租赁公司搭桥,企业受益,风险低落到最低。倪凌称,该公司针对东莞企业的融资租赁业务反响精良,但发展速率不停受限于自有资金不敷。
经当局牵线搭桥,中原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一拍即合,推出“租贷通”业务,短短两三个月融资总额超4000万元。“我们重要针对年营收数千万元到1亿多元的企业,每笔融资大多500万元到1000万元,办理的都是企业最紧急的资金需求。”梁雄称。
在取得开端成效后,9月4日,中原银行东莞分行与东联公司在全市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集会会议上正式签约,以金融创新业务进一步支持智能制造,推动中小企业举行呆板换人。
这也印证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吕业升对“智能制造全生态链”的解释:通过补足各个关键环节,在各类参加者携手服务下,即便是没有钱、没有履历的中小莞企也能实现转型升级。
打造“闭环”
全生态链布局推进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全生态链重要由“一大主体”“三大供给”和“五大支持”构成
究竟上,上述相助显现了东莞智能制造全生态链中的一个小环节——财产链和资金链的乐成对接。本年2月,我市召开的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筹划动员会,推出了《关于强化新要素设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工作方案》,在国内率先提出以全生态链体系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东莞提出的智能制造全生态链重要由“一大主体”(制造业企业)、“三大供给”(体系办理方案供应商、先辈装备智能装备提供商、软件和信息技能服务商)和“五大支持”(技能、金融、人才、公共服务、引导政策)构成,终极目标是资助企业在“三个条理”(主动化升级、智能化升级和智能制造树模)得到提拔,完成智能制造升级。
得知这一政策后,东莞不少中小企业主放下了悬着的心。客岁以来,市委、市当局不停在酝酿重点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筹划”,大调研“问诊”、订定综合利好政策、选择首批重点试点企业……筹划还没推出,一个个利好大企业的消息反复。“感觉当局在‘抓大放小’,只顾扶持大企业去了”,横沥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中小企业负责人如许说。
客岁,东莞理工学院传授胡耀华在发放了800份问卷和走访了188家企业后发现,东莞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开展智能制造存在很多误解和不敷。比如,企业主动化程度低,技能、人才缺乏,底子单薄造成“虚不受补”;不相识智能制造,以为无人化就是智能化式的“瞽者摸象”。而在供给端,东莞除了装备气力较强外,其他资源都严峻不敷。
这一题目同样引起了东莞决定者的器重。假如说“倍增筹划”是扶持重点试点企业发展的“组合拳”,那么,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就是为全体制造业企业转型提供“保姆”服务。吕业升对此举行过生动叙述,指出两者是推动东莞经济转型的左右手,都很紧张,不可偏废。
“让不懂得转型的企业有路走,能转、会转、转成。”吕业升在差别场合多次夸大,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就是要资助东莞全体制造业企业转型。一方面,东莞大量转型意愿猛烈的传统制造业企业,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转型、怎么构造转型,陷入“信息孤岛”;另一方面,转型需求方、方案提供方、装备租赁方、转型构造方(当局)等各自为战,没有形成“闭环”。而打造一个推动转型的“闭环”,就是智能制造全生态链。
“对症下药”
培养体系办理方案服务商
东莞将通过引进培养体系办理方案供应商、先辈装备制造商和软件信息服务商等高端供给主体,夺取2017年率先实现体系办理方案供应商镇街全覆盖,加快形成先辈智能装备财产聚集
本年3月,东莞劲胜智能初次得到960万元智能制造服务业务订单,为相助方提供智能制造信息化改造服务,向智能制造体系办理方案服务商转型迈出了紧张一步。这是我市制造业骨干企业从以产物制造为核心向提供体系技能支持的体系办理方案服务商变化的此中一个典范案例。
智能制造体系办理方案服务商,是全生态链中“三大供给”环节的核心。早在2015年,莞企劲胜精密就以24亿元全资收购装备厂商创世纪,同时与多家装备、软件厂商参股、相助。前者如今成为了劲胜的业绩增长点,后者则乐成打造了得到工信部、中国工程院“点赞”的国产化智能车间。这家走在前面的莞企敏锐地发现,自家的乐成履历和探索,也可以作为最佳样本在其他莞企推广、复制。
近几年,不少东莞企业上马ERP(企业资源规划体系)、MES(生产过程实行管理体系)。“但着实真正能用好用全的企业,调研表现不敷3%,大多数只发挥了一小部分功能。即便是长盈精密这种企业,我们走访诊断后也发现是长于硬件而软件不敷。”胡耀华称。
这种环境下,团体方案办理商、软件体系供应商就有了用武之地。譬如,对制造企业把脉开方,即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先摸清企业主体主动化、信息化的近况、题目,再对症下药。
在市级“倍增试点”企业大忠电子厂区,公司副总司理陈贵林展示了一份广东华商智造公司为其体例的诊断陈诉。这个陈诉长达190页,从最根本的理念遍及,到题目分析,再到末了改造的蹊径图、时间表,都一览无余。
华商制造总司理蒋磊先容,按照规划发起操纵,大忠电子即便是不上马新的主动化装备和软件,光靠理顺管理流程,其生产服从也可再提拔15%至20%。“我们也很承认这个陈诉,没想到公司还存在这么多我们没关注到的题目,接下来就要按这个来举行改造。”陈贵林称。
生态重塑
推进东莞制造
加快开创新局面
我市搭建了由几十家服务机构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委托机构对东莞1000家制造企业“把脉会诊”,评估企业智能制造近况,提出升级改造蹊径图和方案发起
针对市场上服务机构的智能制造诊断陈诉售价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多数企业望而却步这一痛点,我市搭建了由几十家服务机构构成的智能制造专业服务资源池,委托机构对东莞1000家制造企业“把脉会诊”,评估企业智能制造近况,提出升级改造蹊径图和方案发起。财务资金将按照企业规模和诊断深度分档举行补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10万元。
9月3日,又一批企业和机构在全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暨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现场会上签约,东莞全生态链各环节的阵容可窥一斑:外部资源相助方面,有东莞市经信局分别与国际创新方法学会、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签约;体系集成服务相助方面,有盛景网联、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华商智造、广东盘古信息等与东莞着名企业签约;智能装备相助上,则有长安镇当局、沈阳机床、东莞市呆板人财产协会与装备类莞企签约;金融服务方面,则有博实睿德信呆板人股权投资中心、净水湾创业基金对莞企的投资入股。
上市企业盛景网联试图在东莞打造一个“财产路由器”,即通过整合财产链产物生产端及贩卖服务端的各类资源,资助贩卖服务端实现数字化再造,助力产物生产端打造爆款产物。盛景网联还与常平镇相助设立了首期规模为3亿元的东莞创新母基金,据悉,该母基金所覆盖的子基金合计投资8家东莞市企业,总投资金额约为2亿人民币,此中,拓斯达已乐成在厚交所上市。
“东莞理工学院—西门子”智能制造创造中心不但为长盈精密订定了蓝图规划框架,还为莞企瑞立达负担的工信部智能制造树模项目订定了具体的实行方案。“我们自身也在引入各方资源,创建一个资源池,引入了本地和深圳20多家服务商,比如光MES体系我们就有两家备选。如许,无论是差别行业的企业,想担当哪个环节、哪个条理的服务,我们都能就近提供。”
与此同时,东莞还以公共服务项目资助的情势,支持行业协会会同智能制造相干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专业技能升级培训服务,如今已累计推动行业协会开展22场公共服务项目培训活动,培训人数近1840人次。
在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和“倍增筹划”的动员下,东莞工业经济增长出现出精良势头。2017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2.3%,排名由珠三角第九位上升至第二位;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4.84亿元,同比增长69.4%,增速比全省高54.8个百分点。当下的东莞,“倍增筹划”和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态链成为紧张的双引擎,推进东莞制造加快开创新局面。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