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为您分析李嘉诚的退出与外洋布局
李嘉诚撤资风波沸沸扬扬。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李嘉诚通过转让资产或其他方式套现人民币近800亿元。且自年初以来,将旗下公司注册地全部撤出中国。
外界探究最多的是李嘉诚意欲作甚?有何动机?态度决定角度。我们仅从财务的家度,以笔墨和图表情势,还原李嘉诚的退出之路,以及外洋投资布局。
怎么迁出去呢年初,公布长江实业团体及和记黄埔重组方案,分别以“长和”、“长地”两家加勒比地区注册的新公司来代替上市职位,9月公布,拟将旗下惟逐一个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公司电能实业与长江基建归并,至此,旗下全部上市公司注册地全部撤离中国
对于旗下公司的注册地题目,早在2013年,李嘉诚就曾担当媒体采访时夸大,长实及和黄不会变动注册地点,信托多年后仍在香港。
但这种环境在2015年有了变革。年初,公布长江实业团体及和记黄埔重组方案,分别以“长和”、“长地”两家加勒比地区注册的新公司来代替上市职位后。相干资料表现,归并后,长和系共有10家上市公司,长和、长实地产、长建等公司注册地均在外洋。电能实业是仅存惟逐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长和系公司。
9月,长江和记录业有限公司、长江基建(团体)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基建”)以及电能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电能实业”)发布连合公告,拟将长江基建及电能实业归并。据悉,电能实业自1999年开始投资外洋,如今业务遍及英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等,2011年外洋红利初次逾越香港本土业务。
根据方案,要约人将向筹划股东提出有条件股份互换邀约,以注销全部筹划股份(将为全部已发行电能实业股份,由相干长江基建附属公司持有者除外),并以筹划记录时间锁持筹划股份为底子按比率调换将予发行的入账列作缴足之长江基建股份。此番归并,长和依然是长江基建的控股股东,并持有长江基建49.19%的股份,长江基建的公众持股量上升,长江基建的流畅性大大提拔。
归并筹划预计将在2016年初或之前完成,筹划完成后,电能实业将退市。
李嘉诚宗子、长江基建董事局主席李泽钜对此表现,之以是选择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归并,是由于归并完成对于公司市值、信贷本领都有所利好,有利于以后收购大规模资产。“长建的外洋业务履历较多,所涉及的范畴亦较阔,而基建业务亦属资源麋集的发展模式,归并对团体于基建行业发展有更大上风。”李泽钜称。
针对这次重组,摩根大通发布的研究陈诉以为,归并对于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股东都是双赢局面,不但可以资助电能更有效地利用现金,长江基建也可通过两家公司坐拥750亿元现金用作将来并购。
至此,李嘉诚旗下全部上市公司注册地将全部撤离中国。
有批评将李嘉诚重组方案概括成了16个字,“超高财技,更国际化,局面所趋,夺目投资”,此中,“超高财技”四个字最为引人关注。
比方长实与和黄未重组之时,“长和系”是垂直式的股权架构,李嘉诚以家属信托的方式,持有以香港房地产为主业务的长实43%的股权,长江实业则持有涵盖电讯、能源和港口等跨国业务的和黄的49%的股权。
这种股权安排之下,由于长实持有和黄股份的代价,在股价表现上并未非常充实反映出来,与实际资产值有肯定折让。与此同时,也没有凸显出和黄作为一家高出50个国家的跨国大企业的真实代价。然而重组之后,长和、长地两家新公司业务区分清楚,被低估的数百亿代价也就随之开释,这对李嘉诚家属以致长和系的股东,都黑白常有利的。
至于长建和电能实业的重组则更为显着,长建已往多年在基建投资上不停非常活泼,只是资金有限,而电能实业则相反在分拆港灯时得到巨额现金收益,却没有清楚的投资方向。换股归并后,长建得到了电能在分拆港灯时得到的逾500亿港元巨额资金,有望成为市值逾3000亿港元的环球基建巨头之一。
有何贸易考量一、企业得到更大财务弹性,为了“方便做买卖”;二、为宗子李泽钜将来的发展“铺好路轨”
李嘉诚说,迁徙注册地是为企业得到更大财务弹性,为了“方便做买卖”。记者相识到,在这些离岸中心,本地当局对这类离岸公司很少征税,只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费。
“将企业迁册至这些外洋"避税天国",不但可无须再缴纳企业所得税、利得税,且加勒比地区的公司法对公司派发股息规定较松,公司既可从利润中,也能从股份溢价账中给股东分派股息,公司巨细股东对此都非常乐见。”一位德国贸易银行资产重组并购分析师告诉记者。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江雨以为,公司改变注册地的事变家常便饭。据记者相识,如今,在香港上市逾1000家公司中,近80%的公司已在加勒比地区或其他离岸地区注册。比方各人非常认识的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在加勒比地区注册的,两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则均在英属维尔京注册。
有分析称,李嘉诚把上市公司注册到加勒比地区,另一个目标是淡化公司的香港色彩,进一步彰显公司的国际化,提拔公司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有利“长和系”版图扩张,为公司投资西欧企业提供助力。
比年来,李嘉诚一方面,抛售中国香港和中国本地资产,一方面积极在西欧收购底子办法企业,而长江基建和电能实业不停是其外洋投资的紧张平台。由于两者积极并购外洋公用办法业务,被称为“外洋公用股”。
尚有一种说法是,这与公司交班筹划也有关,毕竟李嘉诚已经87岁了。
从交班的角度来看,李嘉诚两年前就提出了其重要筹划,大儿子李泽钜将担当李嘉诚在长江实业的股权,也就是重组后在两个新公司长江和记录业和长江实业地产的持股比例将分别为30.15%。一位并购专家表现,“新的架构确实让李泽钜交班变得更为简单。”
年届87岁高龄的李嘉诚正在作育下一个“李超人”。李嘉诚深明中国本地、中国香港作为他的发迹之地和成为华人首富的乐成之地,他的宗子李泽钜假如继承在本地和香港两地深耕,以及继承在房地产市场上细作,不但难以突破父亲的成绩,更只能成为父亲奇迹的守成者,外界也会质疑其交班的本领。
因此,在李嘉诚的大力大举支持、鼓励下,李泽钜转往环球开疆辟土,开始进一步迈向国际化之路。在短短十多年间,李泽钜将“长和系”业务涉足环球四大洲,业务涵盖能源、公路、水务、环保等多项业务,此中最突出的是已成为了英国最大的单一外洋投资者,深度参与了英国的经济与民生。李泽钜由此成为了“长和系”迈出香港走向环球化的功臣,并向外界显现了既能继承父业,又能开辟新版图的形象。
据称,此次重组应该是由李泽钜提出及主导,并得到李嘉诚的同意和支持。李嘉诚日前在记者会上明白表现,盼望透过这次重组,能为李泽钜将来的发展“铺好路轨”。
下一步何规划长和系或将业务重心从中国转向欧洲
李嘉诚作为买卖人的夺目触觉和贸易头脑,捕获到了欧洲国家已出现极佳的投资机会。
近几年,在债务危急阴霾至今远未消去的欧洲,出现了大量由卖方发起的并购投资机遇。这对业务版图涉及环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企业中拥有最大国际网络的李嘉诚而言,售出在中国本地、中国香港代价较高的资产,转而物色、购买价廉物美的欧洲优质资产,坐等欧洲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致推动经济出现周期性回升,投资回报肯定非常丰厚,这是一个国际性企业负责人对股东的负责任之举。
究竟上,自1986年,李嘉诚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后,李氏贸易帝国的外洋投资之旅就再也没有克制,1996年将Orange电讯公司在英国上市;2010年长江基建以91亿美元的代价收购英国电网公司,当年2月又将奥地利第三大移动通讯公司收入囊中;以1550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水务、燃气资产,13亿欧元收购奥地利3G通讯业务,7.18亿港元收购加拿大电厂资产,97亿港元购入荷兰能源公司。至今,李氏贸易帝国的外洋版图已遍及欧洲、加勒比地区、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此中,其在英国的投资,被英国《逐日电讯报》形容为“买下了整个英国”。
已往18个月,李嘉诚投资200多亿美元举行各种买卖业务,包罗收购英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一家荷兰连锁药店和一家英国列车车厢制造商,以及将他旗下意大利电信公司和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归并等。
资料表现,李嘉诚在欧洲的投资项目,重要会合在供电、燃气和通讯等范畴,此类公用奇迹不但有约15%以上的稳固回报率,而且纵然遭受经济危急打击,也不会受到极重打击。李嘉诚可依附这些优质资产,作为以后重返亚洲市场的跳板,打造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
一位研究李嘉诚的学者表现,李嘉诚麾下的长和系已经将业务重心从中国转向了欧洲。
加勒比地区,企业家的首选
安提瓜和巴布达作为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2014年安巴当局协同加勒比共同体各成员国创建了加勒比自由贸易区。专家以为安提瓜将成为加勒比地区最具投资代价的国家,无论是避税天国,还是对外贸易都将随着自贸区的创建更显上风。
消息链接:https://51haidai.net/news/20151002001
海带网,环球领先的外洋投资服务平台。专注向高净值职员保举优质投资项目。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指尖上的财产!
安提瓜办公室:LongStreet,P.O.Box909,St.John’s,Antigua
热线接洽电话:400-8509-860
海带网:https://www.51haidai.net
微信公众号:haidai_broker
我要评论